【珞珈人物】彭方:四赴南极风雪路,科学考察绽芳华

发布时间:2022-05-19 14:55 来源:生命科学学院 阅读:
A A A

编者按:南极是无数科研人心中的圣地,它美丽又危险,广阔且神秘。在南极,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彭方作为第38次南极科考队的一员,与其他队员完成了最纯粹的科研。4月26日,“雪龙号”破冰船返回国内,标志着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圆满完成,在这次长达半年的科考工作中,我国在南极取得了丰硕成果,这离不开科考队员们的辛苦付出。在南极科考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我们采访了彭方,听她讲述真实的南极科考生活。

通讯员:贾洋洋

晚霞中的雪龙号

采4000米海水

开启南极之旅——“对科学研究的好奇心是最大的动力”

2020年11月10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37次南极考察队搭乘“雪龙2”号从上海出发。这是彭方第四次参加南极科考,她表示,虽然南极极度寒冷、干燥,是强辐射、寡营养的极端环境,但是这片土地并不贫瘠,仍然存在大量微生物。对极端环境中生命的极限、生存策略、进化规律的好奇心是彭方一次次奔赴极地的动力。

在南极,彭方的主要科研工作是在不同区域寻找并获得新的微生物物种,然后对这些微生物适应环境的特性进行研究,比如研究这些菌株能够耐受寒冷、干旱、辐射、极昼、寡营养的适应机理和生存策略。彭方与研究植物、地衣和地质的专家们一起在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建立了多个植物样方,对各种典型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和功能进行长期监测。通过监测数据,探讨微生物的演替及其在南极生态中的作用,预测微生物可能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及对南极生态环境的反馈。

样方维护

彭方介绍,目前根据科研观察,南极微生物在细胞的基本结构与普通微生物没有明显的区别,但是具有一些细胞附属物的比例较高,比如具有大量荚膜、管状物、囊泡的菌株以及能进行出芽繁殖的细菌。很多南极微生物的细胞膜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可以分泌大量低温下具有高活性的酶类或者多糖以适应南极的极寒环境。

真实南极生活——“寒冷、狂风、晕船,但这不是全部”

南极的科考环境特别恶劣艰险,天气变幻莫测,有时会在一天之内经历狂风、暴雪、大雨等极端天气。据彭方回忆,有一次科考队员们偏离主路进行科学考察时,突然遇到起雾,能见度只有2至3米,即使有GPS导航,也无法分辨脚下冰雪下是河流、湖泊,还是沼泽或悬崖。队员们找不到回站的路,情况十分危急,幸好那天没有起大风,队员们寻着自己来时的脚印往回走,才脱离危险。

在南极的极端条件下,身体不适也是队员们需要克服的困难之一。雪龙号进入西风带时,雪龙2号就会遭遇风大浪高的情况,难免会造成晕船。晕船比较严重时,彭方躺在床上3、4天起不来,完全不能吃东西,吃了就吐。“但是即使吐也还是要坚持吃东西,身体素质过硬才能继续完成接下来的科考任务”,彭方这样说。

艰难困苦并不是南极生活的全部,在枯燥乏味的科考生活中,也穿插着丰富的业余活动。因为参与科考的学者们各自专业不同,所以每周都会有“南极大学”上课时间,队员们根据自己的专业互相科普。除此之外,雪龙号上有小型图书馆、健身房,可以打乒乓球、篮球;队长还会组织大家开展卡拉OK大赛、棋牌赛、摄影大赛、猜冰山(猜第一个冰山出现的经纬度)等活动。过赤道时会组织拔河、喝啤酒、飞镖大赛和冷餐会等庆祝活动,过年时也有写春联、贴窗花、包饺子,组织春节联欢会等娱乐方式。

赤道日-冷餐会

在雪龙号上的生活可以用“苦中作乐”来形容。到考察后期,蔬菜水果比较缺乏,所有队员都要轮流帮厨,尽量从腐烂的蔬菜中挑出能食用的部分。受疫情和天气影响,今年雪龙2号近半年时间仅补给了一次,所以船上一个多月没有蔬菜水果,于是大家急中生智发起了豆芽,种起了蘑菇。“不过,当你看到南极那些可爱的小动物时,就会放下一切烦恼,回归纯真。”彭方如数家珍地“盘点”着在南极看到的动物们,有蹒跚而来的企鹅、大型毛绒玩具锯鹱幼鸟、喜欢开会的蓝眼鸬鹚、胖乎乎的肚子快贴到地面的小海狗、睡迷糊了的小海豹、到处捣乱的贼鸥……它们都是那么可爱,彭方今年还很幸运地看到了鲸鱼和飞鱼。

企鹅岛上看长城

告别南极,但不是永别——“期待再去南极,为科研奉献青春!”

当被问到是否还愿意继续参加南极科考时,彭方坚定地表示非常愿意,“一方面,在南极长城站我们建立了需要进行长期监测的样方,另一方面,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实验室得出的结果和结论还需要到南极现场验证”。今年恰逢武汉大学生物学科创建100周年,彭方动情地说:“在中国极地事业中从没间断过一代又一代武大人的奉献,希望我们生科人也能够为祖国奉献青春,在极地生物和生态领域缔造辉煌!”

(供图:生命科学学院 编辑:相茹)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