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传真】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三进”工作助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

发布时间:2023-12-22 17:13 来源: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阅读:
A A A

通讯员:涂轩

武汉大学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武汉大学参加中国南北极科学考察队师生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中,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立足于工学部16舍单体楼栋“一站式”学生社区,积极探索学风建设进社区、团学工作进社区、“三全育人”进社区的“三进”工作,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知识学习、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学风建设进社区,促进学生知识学习

学风建设是学生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学生社区是学生用时最长的学习生活场域。在学生社区培养形成优良学风,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具有重要作用。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在推进学风建设进社区工作中,不断摸索,形成了立足于班风建设的学风建设“123”工作法。

“1”即围绕着一个学习目标:“1”即全班学习成绩整体优异;“2”即充分调动“内驱力”和“外助力”两种积极因素,形成“比赶帮超”的浓厚学习氛围;“3”即三个抓手:一抓行为规范与学习养成。各班在班导师和班导师助理指导下,形成班风建设方案,通过早餐计划、学习打卡、集中自习、集体作业等方式促进学生学习行为规范养成;二抓学习交流与学业互助。学生社区成立功能性党团支部,利用社区党建网格学业帮扶、雷锋志愿学习群学习互助、烛光导航师下沉社区导学、学习指导师“一对一”课业辅导等多种形式,全覆盖到社区的低年级学生。通过每周一次的班会,线下PPT交流学习进展,线上分享学习心得体会,形成强大的学习合力;三抓宿舍环境与文化建设。将学生社区打造成为学生“第二课堂”的重要阵地,优化社区环境,强化育人氛围。通过举办宿舍文化节,开展寝室装扮、寝室公约设计、海报模仿设计、宿舍文化征文、书画摄影、微视频等比赛活动,将宿舍文化建设推向高潮。举办每月一次宿舍流动红旗评比活动,聚焦日常卫生、寝室公约、作息习惯、友爱关系、学习效果五个指标,促进学生良好习惯养成。利用“元宵”、“端午”、“中秋”、“冬至”等传统节假日,开展一系列社区DIY活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

团学工作进社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团学活动是学生群体性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具体呈现。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党建带团建,服务社区全体学生的学习成长。将“第二课堂”建设与“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融为一体,实现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与社区综合管理服务提质“双向奔赴”。社区工作中,结合社区学生专业特色,依托社区功能性团支部,重点抓好四个工作内容:

抓牢社团活动。工学部16舍“一站式”学生社区用心打造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持续提升社区文化底蕴,将团学工作延展到团员青年身边,满足学生校园文化生活需求。举办迎新晚会、毕业晚会,积极参与金秋艺术节。社区红叶剧社,“饰芸芸人物,品百味人生”;红枫辩论,“绎唇舌烽火,展思辨风采”;银翎羽协,倡导一起参“羽”,“翎”秀风采。疫情线上音乐会、“疫情不‘抑’情,封校不封‘笑’”视频图片征集、最美宿舍、最美书桌照片征集等活动,吸引社区大部分学生参与,传递温暖正能量。组织开展“樱花杯”篮球赛、师生趣味运动会等体育竞赛,深受青年学子喜爱。校新生篮球赛男子亚军、“火炬杯”排球联赛季军、校广播操表演赛第四名、校运会团体总分第七名、体育道德风尚奖等多项荣誉是对青春洋溢最好的诠释。

抓稳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培养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一站式”学生社区大力倡导学生开展宿舍自治、学业帮扶、支教服务、爱国卫生运动、劳动实践等志愿服务,每年学生志愿服务时长超过10000小时。在社区,成立宿舍管理自治委员会,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不断提升主人翁意识。让学生在自我管理服务中,精准对接同学需求,将工学部16舍打造为宜居、宜学、智能化社区。选拔优秀学生担任网格员,组建学生社区工作推进监督委员会,遴选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担任负责人,用好宿舍文化建设委员会和学风建设监督委员会等学生骨干队伍,在实践锻炼中实现学生志愿服务和互助管理。针对社区学生的学业实际,先后成立了高数“雷锋”学习互助群、大学物理“雷锋”学习互助群、力学-电路学习互助群等,线上线下开展课程学习互助活动,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学习成效十分明显。社区组建“载阳·驿站” 关护未成年人志愿支教服务团,自2020年1月起,坚持定期前往武汉市东西湖区燕岭小学进行支教。先后举办了包括“承梦”、“半个日子”、“同舟”、“伴飞”、“颂晴”、“乡音”、“同心”、“安歌”等主题的志愿活动,拓展素质教学,为留守儿童送来了温暖。

抓紧科创竞赛。在工学部16舍“一站式”学生社区,入住的学生以工科生为主。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参加各种竞赛是有效的培养方式。社区定期举办科创训练和学术沙龙,社区学术品牌“筑浪珞珈”分享会迄今已举办25期。博士、硕士和本科生齐聚社区活动中心,进行学术科创互促互助,分享科研心得,激发科研兴趣,交流科创经验,砥砺学术思想。社区功能性团支部负责组织培训以及大赛的报名工作,通过“科创竞赛教师交流群”遴选教师对参赛选手培训指导,鼓励支持同学们积极参加“互联网+”、“挑战杯”、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周培源力学竞赛、结构设计大赛、岩土工程竞赛、给排水科技创新大赛等综合性大赛或行业竞赛。近三年,社区学生累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竞赛奖项80余项。

抓实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拓展社会视野、增长社会经验的重要途径,是大学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的有益补充。2023年暑假,在社区功能性团支部组织下,派出了社区内9个学院118人组成的16支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52个单位61个地点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效果十分显著。获得湖北省2023年“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1个,武汉大学2023年学生社会实践十佳调研报告1篇,专题社会实践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社区功能性团组织土建学院团委获评2023年度湖北省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优秀工作单位。社会实践活动多次被《中国青年网》等中央媒体报道。

“三全育人”进社区,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深入践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工作队伍的组织协调作用,将各种育人要素和资源汇聚学生社区,实现社区“三全育人”。学院领导、骨干教师、辅导员和管理队伍全年常态化下沉社区党团支部,全员服务社区1100余名学生成长;从社区入住的新生开始,实施“一年级计划”和“烛光导航工程”,为大一新生的角色转变和学习成长导心、导学、导航,为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开展“扶上马、送一程”等系列活动,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全程护航;协同领导力量、思政力量、专业力量、管理力量和服务力量下沉社区,融合线上线下,汇聚育人合力,打造社区全方位育人空间。

打造汇聚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源的社区育人平台。社区定期开展烛光导航工作会、师生面对面交流会、师生午餐会、师生谈心谈话、新老生交流会等活动。党委委员、学院领导、骨干教师、管理人员等全面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邀请长江、杰青等人才师资,导航学科领域前沿,激发科研兴趣,启迪人生智慧。邀请后勤集团、保卫部、学工部、团委等学校职能部门负责人定期来“一站式”学生社区,与社区学生面对面交流,征集学生意见建议,了解学生实际需求,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工学部16舍共建单位后勤集团宿教中心党支部常年入驻社区,在宿舍管理、文明寝室评比、学生习惯养成、爱国卫生运动、传统节假日活动等各个方面深度参与并给予指导,服务育人。

打造汇聚行业资源的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平台。社区积极探索产教融合育人新模式,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多种方式,在推进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的同时,开展支部共建、行走课堂、冠名资助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定期在社区开讲“知行讲堂”,邀请两院院士、大国工匠、时代楷模、党政领导干部、国企管理人员、“五老”等先进群体进入学生社区开展教育活动,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邀请中建三局、中建科工、中南建筑设计院、中铁大桥局等行业大咖走进社区,面对面向同学们讲授行业领域的前沿动向,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认知相结合,让学生对专业和行业领域产生清晰认识,激发学生立下基建强国的远大志向。通过邀请企业资助力学竞赛、结构设计大赛、建筑美学比赛、大学生涯规划大赛、模拟招聘大赛、心理活动月等活动,规划学生的职业发展,助力学生的学习与成长。

打造汇聚价值传播资源的学习工作交流平台。近年来,社区成立辅导员工作室,并逐步将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成为汇聚资源、实践创新、价值分享的学生工作交流平台。在网站和公众号设立“辅导员工作室”专栏,分享辅导员工作实践和心得,截至目前,社区辅导员依托“辅导员工作室”发表推送数十篇,对实现社区综合管理和高质量的服务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辅导员工作室”清晰构建了辅导员工作的责任空间、创新空间和荣誉空间,也促进辅导员工作高质量发展。社区公众号开辟了“土木”系列专栏,“土木论语”、“土木先生”专栏分享教师、管理干部“三全育人”实践心得;“土木学子”、“土木校友”专栏分享优秀学生和校友学习成长故事、创新创业成长历程。这些网络平台的建立,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学生编辑:范钰翎 编辑:张丽平)

最新阅读